智创津品,天津品牌荟萃——桂顺斋
因河而生,因商而兴,天津作为近代历史上是北方繁华的商埠,南来北往的漕运船只在这里云集,也极大地促进了天津小吃的兴起和发展,而桂顺斋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兴起的,它的创办历程也颇具传奇色彩。
九河下梢天津卫,三道浮桥两道关,三绝两斋誉津门。这两斋中的其中一斋就是桂顺斋。说起桂顺斋品牌,从1924年成立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,创办人刘星泉,回族,北京通县张家湾人,年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到天津闯荡,其母对京味糕点情有独钟,为了让母亲吃到正宗的京味糕点以解思乡之情,凭着孝心和勤奋努力的钻研态度,他省吃俭用积累了一定资金,在南市大兴街34号专门成立了生产糕点作坊,制作各式清真糕点,受到当时的达官显贵人家及南市地区的一些娱乐场所名流的喜爱。1924年,恰逢其大女儿刘淑桂降生,就以其桂字为头起名桂顺斋,并邀请撰写牌匾的书法大家杜宝桢,撰写了桂顺斋三个特体大字的牌匾,后来生意越做越红火,又专门从北京聘来三位制作宫廷御点的高手吕春荣、孟茂、安旺加入,使品牌的技艺和口味进一步提升。由于刘星泉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,使得桂顺斋一时名声大振,桂顺斋品牌从此响彻津门。
当时,天津的京式糕点市场还是空白,刘星泉抓住这一商机,聘请了京都很有名气的糕点技师,把京城糕点的品种、风味、技法与天津小吃特点相结合,并采用纯手工制作,推出了京八件、麻圆酥和细八件等清真糕点,在津门一炮而红,一时间掀起了一阵桂顺斋热。当时京剧大师马连良、相声泰斗马三立等社会名流都是桂顺斋的常客。
如今,桂顺斋的门店里,依然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,生产的白皮、沙琪玛、槽子糕有名,不少老天津人就爱这几样。在保留传统糕点老味儿的同时,桂顺斋也不断创新,如今,企业生产糕点、饼干、月饼、粽子、麻花、汤圆、面包、糖醇糕点、油炸类糕点九大类别产品,种类多达百余种。
用诚心做企业、用良心做点心,用真心做服务,在百年风云变幻中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桂顺斋一直走到了今天。如今,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记忆,更是对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