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字号桂顺斋:一块金字招牌,竟有两家企业在用
天津桂顺斋,始创于1924年,主营清真糕点,距今已近百年,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, 2009年被天津市商务委和商业联合会认定为津门老字号。如今,桂顺斋已经成为享誉津门的糕点品牌。
桂顺斋老牌匾(资料图)
商务部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平台截图
可是,在很多老天津人尤其是回民消费者心目中,天津却有两个桂顺斋,而这种持续多年的混乱局面也给很多普通消费者带来不小的困扰,甚至给一些小作坊冒用桂顺斋商标进行产品销售提供了可乘之机,严重损害老字号品牌形象。
01
从合到分
桂顺斋品牌始创于1924年,发源地为南市旭街芦庄子口(即现桂顺斋总店所在地),1937年在和平路253号(大戏院旁)开办桂顺斋第二支店,1942年在多伦道开设桂顺斋第三家支店。
图片来自每日新报(资料图)
图片来自每日新报(资料图)
1956年,天津市糕点行业实行公私合营。当时,天津市以桂顺斋为清真糕点龙头,将玉生香等几家清真糕点生产企业进行整合,建立了全市的桂顺斋清真食品厂,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统购统销,负责供应全市回民糕点门市部。
公私合营后,原桂顺斋经理刘少泉(刘星泉之子)担任糕点公司副经理,原玉生香经理李青山(李唤章之子)为公司业务科长,原玉生香私方代表马庭香担任桂顺斋糕点厂副厂长;马万里作为公股代表担任桂顺斋门市部副经理(后担任天津桂顺斋糕点公司总经理),桂顺斋创始人刘星泉为经理兼公司顾问。
这一时期,桂顺斋名声渐噪,成为具有京津风味糕点厂家。
之后曾有一段时间,桂顺斋糕点品牌都改成了红卫东食品店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桂顺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马万里、马庭香等四处奔走,呼吁恢复桂顺斋。当时天津市副市长王光英提出要恢复老字号,在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下,1978年,桂顺斋门市部在和平路与芦庄子口(现桂顺斋商厦所在地)挂牌恢复经营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,后来的桂顺斋品牌由两家企业分别经营。
桂顺斋二厂拥有桂顺斋产品商标,隶属于天津市二商局(后为二商集团,现已与农垦、粮油、立达重组为天津食品集团)管理,而隶属于华旭集团的桂顺斋糕点公司则拥有桂顺斋服务商标。
关于两家企业的商标之争,20年,时任桂顺斋糕点有限公司副经理的姚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采取了条块分割,区域管理的方法,致使两个企业分别为南开区与和平区管辖,管理方的不同也造成了两家企业的分家。
通过企业工商信息第三方查询平台发现,天津食品集团为天津市国资委全资公司,华旭集团为和平区国资委全资公司,二者皆属于国有企业。不同的是,食品集团旗下桂顺斋食品公司为国资股份,而华旭集团旗下的桂顺斋糕点公司目前为职工持股40%的混合所有制企业。
如此看来,由于历史原因,天津还真的存在两个桂顺斋。
芦庄子桂顺斋和平路总店
食品集团桂顺斋西营门外大街店
02
网友咋看
为了了解网友对桂顺斋的认知,我们在网上发了个话题,一周时间的阅读量超过了万,评论区留言也超过了百条,以下为部分内容。
网友评论虽然众说纷纭,但是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,以及对于老字号品牌的情怀始终没变。换言之,老百姓认的是桂顺斋品牌这一副面孔,作为品牌的运营方,共同维护品牌的荣誉,则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。
03
渠道差异
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网购行为的日趋成熟,两家桂顺斋在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方面,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。
公开资料显示,食品集团桂顺斋20年9月份开通京东旗舰店,2016年2月份开通天猫旗舰店,而芦庄子桂顺斋也在2020年的6月份依托微信公众号开通了桂顺斋糕点微商城,采用门店自提加同城配送两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。
食品集团桂顺斋京东旗舰店
食品集团桂顺斋天猫旗舰店
芦庄子桂顺斋公众号主界面截图
芦庄子桂顺斋微商城
可以看出,两家桂顺斋线上销售渠道分别以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(京东、天猫)和自建微商城为主,双方是有意规避电商渠道的品牌冲突?还是姚建军5年前认为的鉴于产品保质期短并且易碎,所以桂顺斋产品并不适合消费者网购,因此,网络渠道暂时不是桂顺斋的主打方向?我们不得而知,毕竟相比五年前,国内的网购平台及快递业已经成熟了很多。
如今,对于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,芦庄子桂顺斋显然比食品集团桂顺斋的步子慢了不少,而且选择的是自建微商城。人们通常会认为,在没有完善的线上营销策略的支撑下,获取流量、产生线上订单,自建电商平台要比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难度更大。不过,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认为:芦庄子桂顺斋具有总店和发源地优势,目前还是比较受消费者认可的,如果能很好的打通线下店面和线上渠道,获取线上流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,而且休闲类食品现在长距离运输也是没有问题的。不过,也有人认为,现在很多人依然愿意去线下买,一是为了感受现场购买老字号的仪式感,二来也可以买到更新鲜的产品。
关于线下销售渠道,两个桂顺斋也存在一些差异。
据了解,食品集团桂顺斋除西营门外大街店为前店后厂外,其余门店均为工厂统一发货,同时,食品集团旗下农鲜生活直营店及其他二级企业的部分渠道,也有桂顺斋产品的销售。总体来看,二厂桂顺斋依托食品集团内部渠道及自建渠道,铺的面要广很多。
而芦庄子桂顺斋所有门店均采用专卖店形式,由位于北辰科技园区的生产基地统一发货(据了解,和平路总店、华苑店、黄家花园店、塘沽店因拥有独立加工车间,可以进行产品的二次加工)。值得关注的是,芦庄子桂顺斋官方公布的专卖店仅有十几家,且强调其商品仅在其所属专卖店内销售。
食品集团桂顺斋logo
芦庄子桂顺斋logo
据了解,除了天津本地市场,食品集团桂顺斋近年在拓展山东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北京、河北、宁夏等外埠市场以及精准扶贫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。
04
发展困境
从企业官方公布的数据以及媒体公开报道了解到,无论是食品集团桂顺斋,还是芦庄子桂顺斋,目前的企业运行情况都属于比较良性的状态,但是从满足新兴消费群体对于老字号新的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层面,依然面临着很迫切的问题。
近些年,各级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个关于振兴老字号的政策,从品牌提升、产品创新、理念创新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引导,可是我们也看到,当下的老字号,消费者口碑普遍不太好,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也堪忧,很多老字号已经名存实亡。
据《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》研究报告显示,中华老字号企业总计1128家,其中真正实现盈利的不足10%,勉强维持的占70%,其余20%则处于长期亏损。
业内人士分析称,当前老字号发展存在几个非常突出的问题:一是创新意识比较薄弱,坚守传统技艺与消费群体的需求严重脱节;二是创新发展面临资金瓶颈;三是营销观念陈旧,品牌宣传不够;四是品牌体系老化;五是品牌维护乏力;六是内部管理陈旧僵化。
能够传承几十年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,老字号一定是有自身的价值所在。可是在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趋势下,如何才能让年轻人爱上老字号?有营销专家称,老字号不能仅仅满足于产品自带流量,还要学会现代表达,符合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。老字号改革创新,一定要读懂年轻人,注重研究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和消费习惯,既要探索新的营销方式,又要着力于守正创新,紧跟时代发展,不断赋予老字号新的内涵。
通过深入了解过往发展历程,不难发现,老字号在坚守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同时,始终在进行着产品创新、理念创新和服务提升。现如今,如果停止了对老字号的创新,不能满足市场需求,故步自封,因循守旧,必定会导致品牌价值的丧失,甚至面临灭亡。
老字号,来自百姓,服务百姓。如果老字号还仅仅是满足于服务从物质匮乏年代走过来的中老年人,而不去强化自己的品牌、优化自己的产品,不去做更符合年轻人情感需求的营销,势必被现在很多新兴的品牌抢占市场,抢占消费者的心智,某资深品牌专家称,不能仅仅是频繁的讲过去的辉煌历史,现在年轻的消费者更注重的是情感共鸣和场景需求。
历史的归历史,老字号当下掌舵人要面对的,是如何焕发老字号活力,更好的服务消费者,也只有如此,品牌才有可能延续下去,两百年,三百年……